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24年寒假期间,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情暖寒困生,助力暖冬行”专项慰问活动。此次活动由校领导带队,学生工作处统筹协调,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共同组建12支慰问小组,分赴全省14个市州,深入探访24户极度困难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满载深情的慰问金与爱心物资,让学校的温暖与关怀直达学生心间。
走访前,学校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党委委员、副校长邹国珍在会上强调,走访慰问要“带着责任前行,怀揣温情传递”,并要求各慰问小组要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为每位受访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一生一策”帮扶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辅导员推荐、学生自荐等多种渠道,学生工作处联合各二级学院,精心筛选出孤儿、残疾学生、患重大疾病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本次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
1月15日,慰问小组率先抵达衡南县茅市镇,探访了2023级会计专业张同学家。张同学自幼失去双亲,与年迈的祖父母相依为命,家庭生计仅靠叔叔打零工维持,生活十分困难。慰问小组现场办公,学生工作处迅速启动“三全育人”帮扶计划,组建了一支涵盖专业教师、心理辅导师及优秀学生骨干的帮扶团队,并向张同学家庭郑重承诺:“学校将一路相伴,确保每位学子都能安心求学,无后顾之忧。”

走访过程中,各慰问小组创新性地采用了“五个一”工作法,即赠送一份慰问礼包、宣讲一次资助政策、建立一本成长台账、签订一份帮扶协议、留下一个应急热线。教师团队不仅为学生及家长细致解读了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等资助政策,还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量身订制了个性化的成长规划。例如,智能制造学院为困难学生开通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绿色通道,助力他们精进技艺;经济贸易学院则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排了校企合作单位的实习岗位,为他们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在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慰问小组历经三小时车程,终于抵达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李同学家。得知李同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乡亲们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慰问小组迅速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为其对接电商实战项目。李同学的父亲紧握老师的手,满怀感激地说:“真没想到学校会把帮扶工作做到大山深处,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学习,我们一百个放心!”
据统计,本次走访共收集到学生发展需求87项,现场解决难题23个,建立了14个长期帮扶项目。邹国珍表示:“走访不是终点,而是精准育人的崭新起点。”学校将建立健全走访慰问长效机制,将资助工作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深度融合,不断完善“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体系,为每位学生铺就一条通往人生精彩的康庄大道。